歡迎進入 - 雨博士 官方網站! 中國雨水資源化產業引領者
24小時服務熱線


新興的雨水收集產業也要轉型升級嗎?
發布時間:
2016-08-02 17:11
來源:
原創,轉載請以鏈接形式附上本文地址
隨著海綿城市建設熱潮的興起,雨水收集在我國已成為新興的熱門產業。有媒體稱雨水收集產業在國外已形成上萬億的市場規模,許多國家甚至通過立法強制進行雨水綜合利用。國內城市建筑小區和屋面雨水收集產業也處于快速發展階段 ,現已形成數十億的市場規模。如此有前景的產業也需要轉型升級嗎?轉型升級的方向又是哪里呢?
雨水收集產業現狀
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國內各大城市紛紛開始了海綿城市工程、海綿城市試點項目的建設,相關的雨水收集公司也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但此類公司往往成分復雜,多數由其他行業轉行而來,有些公司甚至不具備相關的資質,這樣的公司建設的海綿城市工程能符合標準嗎? 建成的雨水收集工程所處理出的雨水能達到使用標準嗎?另外雨水收集工程的建設也應因地制宜,雨水利用是一項涉及多學科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僅僅為了響應政府號召就匆匆上馬建設各種雨水收集工程,而不考慮工程能否起到收集利用雨水的作用,最終只能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與雨水收集工程的荒廢。
被荒廢的雨水收集工程
我國雨水收集可借鑒國外做法
我國近幾年才開始重視雨水的收集利用,在這方面可以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做法。德國不是缺水的國家,但對雨水收集利用仍然十分重視。德國在雨水利用方面制定了嚴格和完善的法律、法規,1989年德國就發布了雨水利用設施標準(DIN1989),對商業、住宅等領域在雨水收集利用的各個環節制定了標準,涉及雨水利用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管理,以及雨水的水質控制和監測等方面。德國的法律明確規定雨水必須先經過就地入滲消納或收集處理后再回用,只有超量部分和污染程度較高的部分才允許排入污水管。因此我國也應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規范雨水收集公司的經營與雨水收集工程的建設。在處理后的雨水水質監測方面也應制定具體的標準。
一個行業應制定規范化的標準才能有利于整個行業的發展,看見有前景便一擁而上反而會導致行業的混亂。因此我國政府機構和相關行業應盡快出臺城市雨水利用的相關政策、法規,一方面能夠為雨水設施和可利用雨水的水質提出標準,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勵、扶持雨水收集相關企業的發展。
雨水收集利用不僅可以解決部分城市的水資源短缺問題,也為水資源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個有效途徑。如果能在雨水收集利用、設備生產、工程建設、運行管理等方面形成一個成熟規范的產業鏈,不但能發展出一個利潤豐厚的朝陽產業,更能推進我國雨水利用技術的不斷進步。
雨水收集,雨水利用設備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相關新聞